金丝雀

过度的圈养和过度的放羊,对孩子的

发布时间:2023/3/24 18:26:38   
中科医院专家 http://m.39.net/pf/bdfyy/zjft/

教育孩子,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心得、态度和方式。

有些家长喜欢“圈养”,把孩子泡在生活的蜜罐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捧在手里都害怕化了。还有些家长喜欢“放养”,孩子对于他们,就像是自己童年的影子,只要给他吃饱穿暖,那么孩子想怎么吃、怎么玩和怎么学“都随他”。

显然,过度的“圈养”和过度的“放养”,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

纯粹的“放养教育”。

我所在的小区,对面是一所百年名校,周边有许多非洲外教和留学生。

碰巧,有一家外教携家带口的,就住在我家楼下。非洲裔居民的体味,再加上楼道里经久不散的化妆品味,让喜欢了清清爽爽的社区居民,都感觉有些不习惯。但是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教育方式。

那可真是纯粹的“放养教育”。

这一家非洲外教在我们小区已经住了7、8年,我有幸见证了这一家4个孩子的成长状态。我家孩子是独生子,小时候在小区里玩的时候,可没少受到非洲小姑娘的欺负:

孩子正在骑童车,刚下车休息一会儿,那小姑娘冲上来骑上去就跑;

孩子和他们家孩子一起玩,满院子都是非洲小孩嘻嘻哈哈,不太标准的普通话。

不过习惯了我感觉也挺好,孩子就是孩子,让他们回归自然和天性中的快乐,没什么不好。有时候这家非洲孩子看上去比较“鲁莽”,担心会伤到我家孩子,可是当我走上前去想要和外教老师沟通,却总被他们憨厚的笑容和纯正的中文所打动。

虽然我看到他们家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经常在楼道里乱窜,他们夫妻俩就像没事人一样在家里做饭、聊天,完全任由孩子嬉笑打闹,似乎有点儿太过漫不经心。但不管怎么样,我感觉他们家孩子都活得挺欢乐,每天吃过饭,都能听到他们在楼下追逐嬉戏着大喊大叫。

不得不说,拥有快乐童年的非洲孩子,那是真的无拘无束。

“为了孩子好”的教育。

但是中国孩子,注定要将童年、少年和青春期,全都“淹没”在浩瀚宏伟的书山学海里。

当然这没有错,我们把孩子“圈养”在学校、家庭和补习班里,无非是想让他们“现在多吃苦,以后多享福”。问题是,一个孩子的童年时光就那么几年,错过了,也就失去了。

在“圈养”和“放养”的选择下,体现出的其实是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和非洲家长的任性洒脱。

诚然,孩子的心灵、经历和人生,就像是一张可供涂抹的白纸,任由父母和老师在上面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去勾勒想法和愿景,但是对于孩子本身来说,接受成年人的引导和督促,简直就像是在被监视和管控。

过度的“圈养教育”,会让孩子自我感觉就像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金丝雀,虽然天高海阔,自己却只能固步自封;

过度的“放养教育”,虽然让孩子感觉特别轻松快乐,却很有可能会让孩子面临突如其来的危险,从而后悔莫及。

但其实细想一下,人生有那么多突发意外和艰难险阻,即便是父母也不可能无时无刻地陪在孩子身边,那么我们非要违背孩子的天性,压制孩子的快乐,将孩子“圈养”在教室和家庭的方寸之间,真的是“为了孩子好”的教育方式吗?

童年需要快乐。

教育,应该是愉悦、有益和温情的传承。

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没有理由以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梦想,去限制孩子们心灵和人生的宽广度。

当然,执拗地“圈养”和盲目的“放养”,都是不负责任的教育方式。

换句话说,大人们自以为是地选择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却从来不去和孩子充分沟通,那么这样一厢情愿的教育,实际上只是家长们以偏概全的“养成游戏”罢了。如果我们的教育,不需要照顾、考虑孩子们的内心感受、兴趣爱好和性格偏好就可以确定,那么这样的教育,就不可能是愉悦、有益和温情的教育。

再说我家楼下的非洲外教一家,他们的孩子或许在温和谦让的社区居民眼里,特别放任、调皮和闹腾,但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放养”长大的孩子,未必就没有“圈养”长大的孩子有出息!

总之,大多数中国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往往太过小心谨慎、循规蹈矩,但却总是忽视对于孩子的心理建设和情感呵护。在这一点上,还是得跟我的非洲邻居学习一下。

毕竟孩子的童年,应该拥有更多的阳光和快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3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