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

李白失意时写下的一首诗,短短20字,最后

发布时间:2024/12/10 13:07:29   

公元年,李白收到了一封从弟李昭写给他的信。当时李昭在安徽宣州任长史,于是邀请李白到宣州敬亭山游玩。不过,由于李白当时在洞庭湖一带游玩,因此分身乏术下,便拒绝了。尽管这次未能成行,但李白的依然心神向往,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来到宣城,与好友赴约。

不过,安史之乱后,物是人非,此时的李白已经是花甲之年,经历了牢狱之灾和流放的屈辱。早已没有往日意气风发的李白,来到了宣城,此时没有好友的簇拥,他孤身一人步履蹒跚地登上了敬亭山。

山上,秋叶满地,枯枝摇曳,山中远眺,李白越发觉得天地之浩大,命运于无常。可现在,他的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李白只静静地坐着,前半生的回忆犹如走马灯一般闪过,如同一场梦境般,让人有种虚幻感。良久,李白叹息一声,写下一首诗,短短20字,最后一句,空灵清远,读懂的人都已经老了。这首便是《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这首诗,相较于他之前那些豪迈的的篇章相比,略显得寡淡许多。读起来像是在叹息,却又觉得如此沉重,重到将李白那辉煌又落寞的一生填满。短短20字,就好像一篇回忆录,几十年的悲欢离合,尽在其中。

初始。李白的才华让人惊艳,使他享尽盛名,但李白又是遗憾的。至始至终,他想要的东西都没有得到。李白渴望建功立业,为百姓做出一番业绩,进入仕途之后。却只能环绕在唐玄宗身边,每日只能为权贵吟诗。就好像曾经展翅高飞的雄鹰,沦为金丝雀一般。

那些,过往创作的华丽篇章,使他怀疑自己。于是他选择离开,投身永王麾下,可历史证明,这是一次错误的选择。永王兵败后,李白再次流放。此时他心中的那燎原的大火,也只剩灰烬中的一点火光,还在苦苦挣扎。可已经没有春风,能够重新燃起这股火苗了。

此时的李白才顿悟,时间的繁华,就像山中的飞鸟孤云,来来去去,抓不住也留不下。只有心中的信仰,就像这座敬亭山一样,不会抛弃他。哪怕山是静止的,沉默的,但也是巍峨不可撼动的存在。

而李白所做的这首《独坐敬亭山》,便是收录在《李白诗传》之中。在书中,详细地描绘了李白当时的心境,很多人都形容李白是谪仙人,他被众人高高托起,安坐在神坛。

可他又何尝不是一个普通人呢?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这些普通所经历的一切,在李白的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理想,可到老,无法实现。可李白依然倘然接受了这一切,不正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缩影吗?

年轻时,总是意气风发,觉得世间万物唾手可得,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之后,终于明白求而不得,才是常态。并不是我们放弃了理想,而是选择了与生活和解,与自己和解。因此,若是你现在依然无法得到解脱与释怀,小编推荐你不妨阅读这本《李白诗传》。书中详细刻画了李白的一生,收录了他的名篇,当你能读懂,便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这本《李白诗传》让李白变得不再那么神秘,很多书籍对于李白诗词的解读太过书面,因此很难真正领会到诗词背后的唯美故事。就像王国维曾经说过的:“一切景语皆为情语。”只有真正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李白的风情。

更何况,近几年教育部也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的诗词掌握情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67篇,古诗词33篇,古文34篇。也就是说,读诗词已经不单单只是陶冶情操,作为兴趣那么简单了,更关乎到孩子的学习成绩,能否顺利的升学。假如作为家长不重视,那么最后受到影响的,只会是自己的孩子。

而且学诗还可以塑造一个人的品格,温良一个人的气质。在读诗的过程中,便能领略中华文化的的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孩子对历史的兴趣,也大有帮助。就像《李白诗传》中,刻画了大唐的盛世繁华与李白波澜壮阔的一生。

同时,我们还能在《李白诗传》中,看到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也有收取关山五十州的男子豪迈气概。这些都是唯有从李白的诗词里,方能感悟到的心境。每个朝代都有独特的印记,然而在《李白诗传》里,我们可以穿越空间的界限,面对面与李白对话,寻找属于唐朝的盛世繁华。

在阅读《李白诗传》时,每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一面镜子,从李白的故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境遇。假设我们能从中汲取李白的智慧,对于个人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更何况现在一本书也不贵,不过一顿饭钱,还不够一张电影票的价格,却能让你具备古人智慧,提升气质,何乐而不为呢?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Y李白诗传中国古典文学诗歌书籍中国古诗词文学李白传奇精选¥35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海峡导报观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6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