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

家庭妇女抑或全职太太,都是不被看见的

发布时间:2024/11/7 11:56:24   
最近,一段短视频在网上传播,视频里,华坪女高的张桂梅校长,说自己拒绝曾经的学生,现在做了全职太太的女性的捐款,并且对她说“滚出去”。视频里张校长的表达较为愤怒,不断强调“女人必须要靠自己!”一时间引发了社会热议。一种声音说,为什么要对全职妈妈这么大恶意?女性可以选择任何职业,包括全职做主妇。另一种声音说,不能仅凭一个两分钟不到的短视频就评判张校长的想法,她所强调的,是女性的自立自强而已。又有一种表达是,正因为社会上有一股鼓吹“霸道总裁娶娇妻”的金丝雀生活方式,让“全职太太”这个不成职业的职业反过来动摇了许多想做独立女性的人的意志。一种表面看似“轻松”的人生,在整体上瓦解着之前几十年国家倡导的“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意识。所以选择做“全职太太”的女性,是在女性往独立道路上努力前进时,拖集体后腿的人。那么,张校长口中的“全职太太”,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家庭妇女”、“贤内助”、“女主内”等概念,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家庭范畴内,女性总和“经济无能”“情绪化”“婆婆妈妈”等负面词语相挂钩?谈论家庭事务里的女人时,她们本人在发声吗?《看不见的女人:家庭事务社会学》是一本年的作品,这是首次严肃对待家务劳动的研究,它第一次将“家务”这件表面上个体化的事情,放置在更广泛的公共领域进行讨论。虽然这本书已经距离我们半个世纪之久,但当代的《卫报》依然会在头条写:“女权主义运动发展四十年了,女人仍然从事着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这本书里提出的种种主妇之苦,眼前的世界依然没有解决,每一位女性都会被刻板印象裹挟,从而选择性地“被看不见”。本书虽然不是所谓传统社会学的经典著作,但它在开篇就犀利而明确地指出了社会学这一学科在家务领域的缺席与漠视。由于学科建立的过程中,多数都是不参与家务劳动的男性学者在论述和研究我们这个社会,因此“家务”几乎从未进入学术言说范畴,更谈不上“家务社会学”分支的建立。在西方社会学奠基的五位“元老”——马克思、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和韦伯——之中,仅有马克思和韦伯持有女性解放的观点,但他们的“解放”也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刻板婚姻模式,因此并未真正正视女性在整体社会活动中的价值。而这本书,划时代地完成了“家庭事务社会学”的显形,以40名伦敦家庭主妇作为样本,以深入的定性研究作为依据,让被调查的全职太太们说出她们的故事,让学术田野第一次展开在此前未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48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