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

诺奖大师短经典敢于离开男人的女人,都

发布时间:2025/5/25 11:33:40   

《诺奖大师短经典》是一部涵盖了诸多名家作品的短篇小说集,由加缪、海明威、蒲宁、福克纳、黑塞等2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代表中短篇小说作品编汇而成。

他们的小说构思独特,结构新颖,文笔流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如行云流水般洒脱豪放,引人遐想。

其中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先生的小说《黛莱丝·戴克茹》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它体现出了作者对女性主义的思考。

人生百年,追求无非两种,即对物质的追求与精神的追求

女主人公黛莱丝的家庭条件不需要她再为衣食住行而奔波,所以她一直行进在探索精神追求和灵魂追求的路上。

在外人看来她的前半生不可谓不幸福:良好的家世为她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证,热爱读书的性格拓展了她的精神世界,丈夫也与她的家境、相貌相当。

可是生活的衣食无忧并不能代替灵魂的共振。

嫁人后她不得不囿于外省闭塞与保守的生活,忍耐着夫家沉闷阴霾的气氛与猥琐庸俗的关系。为了摆脱这种窒息的生活方式,她甚至寄希望于丈夫的死,以至想对丈夫进行慢性下毒。

事情败露后,全家不得不面对法庭,为了家族的面子和利益,夫家把此事遮掩过去,使她免于被刑事起诉。

但她从此被当作怪物和疯子,将在孤苦和冷漠中度过一生。对世俗叛逆的黛莱丝虽然不被世人理解,但此时她的灵魂是自由的。

从前黛莱丝曾向丈夫贝尔纳说,一个喜欢财富荣誉的自己,和另一个自己,是同样真实的。

贝尔纳却问她:哪来的另一个?

就如伊能静《生死遗言》里所写:“你不读我的字,不看我的表演。你只是爱我,却不理会我灵魂的出口。”

这个故事与《玩偶之家》有异曲同工之妙

娜拉在家中处于一种既被珍爱又不被重视的玩偶状态。

娜拉的丈夫固然爱她,但并不给予她平等的爱。他俯视娜拉,把她视为精致的礼物或玩偶。

当完美的金丝雀被关在笼子里唱歌的时候,丈夫是珍爱的。但当金丝雀撞向笼子,粘上污渍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可以舍弃的负担。

娜拉在三天之内从丈夫海尔茂的态度转变中意识到了自己在家里的位置,这便是她逃离的开始。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代表作,娜拉作为一个敢于用“出走”来表达自我意志的女性与黛莱丝一样不失为妇女解放的先行者。

但是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又抛出了一个令人惊心的问题--逃离之后呢?

“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忘却了飞翔,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

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但饿死已经离开了生活,更无所谓问题,所以也不是什么路。”

逃离的结果依然是悲剧--回来或饿死。

黛莱丝与娜拉的故事走向几乎一致,即逃离压迫,拥抱自由。

两个人也有不同

娜拉无一技之长,脑袋空空,逃离后她也许可以靠着勤劳勉强维持一段时间生计,但这样的生活她能忍受多久?最后她的生活无疑指向堕落或回去。

黛莱丝则好一些,因为她热爱读书,有自己的精神追求,她能用自己的长处养活自己,但是也拒绝不了从此被当作怪物和疯子的命运,她大概也会在外人异样和冷漠的目光中度过孤苦的一生。

但是逃离没有用就不逃离了吗?

不是。当娜拉出走的时候,在黛莱丝走出法庭的时刻,她们完成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即使逃无可逃也要用力奔跑,无声的呐喊也是呐喊,女性最终将在失败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小结

本书中经典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看遍浮华、返璞归真,体现出爱情真谛的《婚约》;

潇洒出走、勇于闯荡,致力于流浪的《浪子归来》;

精益求精、坚持不懈,表现工匠精神的《品质》……

一个个故事就像一盏盏路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

一本好书应该使读者产生共鸣,如泉水击石,回响铮铮,又应像春雨润物,沁人心脾。

好的故事是人心灵的驿站,给人在忙碌、焦虑的生活中提供喘息的机会。

《诺奖大师短经典》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编者才华横溢,译者独具匠心,值得所有人认真聆听、细细品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8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