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

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你比自己想象的还要强大

发布时间:2023/1/16 17:12:08   

安纳西

“是他说他要养我的啊”

面对丈夫的出轨,罗子君的第一反应是质疑。

平凡的凌玲闯进她的婚姻的时候,她毫无察觉。

在离开陈俊生的那段时间里,她曾一度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半点兴趣,仿佛她的世界离开了陈俊生就不复存在了。

很多人骂子君没男人就活不了了,殊不知,她真正离不开的是陈俊生一手为她打造的舒适区。

当她真的意识到陈俊生确实不再爱她了,她赶紧向老公寻求一颗“安慰剂”,以便于稳住局面,再次躲进“舒适区”里做高枕无忧的美梦。

什么是舒适区?

在心理学上,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可以分为三个区域,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舒适区——处于最中心层,习惯于在这个区域里生存的人会觉得毫无难度,会处于极度舒适的状态。

学习区——处于中间一圈,意味着如果要挑战自己,就要去学习新的技能。但过程会感觉不太适应,不过咬咬牙也不至于太难以承受。

恐慌区——处于最外圈,当事态的发展或探索的边界太远,以至于超出自己内心所能接受的范围时,就会面临难以承受的负面情绪之中。

一、是什么限制我们走出舒适区?

电视剧《蜗居》中海藻以身抵债,做了宋思明的情妇。

阻碍她走出舒适区的是三道无形的高墙。

1、恐惧心理的高墙

当男友小贝知道被戴了绿帽后绝望的离开了海藻。海藻懊恼过,也恨过自己,可是她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因为她害怕面对一切。

对现实的困境茫然无措,她没有能力解决。失去了背后的支撑,她缺少了改变的勇气。

然而更难以面对的是那个羞愧的自己。

2、固定观念的高墙

海藻像一只被遗弃的流浪猫似的,泪水涟涟的对着宋思明哭诉着:

“都怪你,小贝跑了,你不能不要我了,就是你害的我”。

“我认命了,你就是那个五指山,我怎么都逃不开你”。

她内在的观念是:

“我是一个受害者。”

“我需要一个拯救者来对我负责。”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这些固化的观念深入在她的潜意识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她。

所以她不再反抗,干脆顺坡下驴,彻底的沦陷在宋思明营造的舒适区里。

3、习惯化的高墙

宋思明替海藻解决他们家的债务难题,利用职务之便帮她的家人解决法律纠纷,还让她住豪宅,买名牌。用物质上的优越感和社会资源便利,让她满足物质欲和虚荣心。

海藻享受着宋思明打拼了大半生所获得的资源优势。

她在生理上、情感上、精神上都完全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海藻放弃了理想和追求,成了被圈养的金丝雀,最终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模样。

如果想要走出舒适区,我们该怎么做呢?

《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卑微讨好,努力挽回后,选择了放弃。

她终于痛下决心,向新生活迈进。

1、她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培养自我实现的勇气。

看清楚自己最害怕什么?

罗子君害怕的是失去孩子的扶养权,血缘亲情难以割舍。

她还害怕生存的压力,担心离婚之后无法养活自己和孩子。

恐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对职场一无所知。

2、用概率评估最差的结果。

估算下来她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概率为60%,顺利的概率为40%。

怎样可以扩大顺利的概率?

她努力寻找面试机会,了解职场未知领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不断扩大顺利的概率。

她更新了固化观念,了解自我发展的可能性。

3、找到自己原本固化的内在观念。

罗子君在婚姻中时,常常冒出这样的内在观念:

“别人能力都比我强,反正有事老公替我抗着。”

“我觉得自己没用,永远也不可能学会。”

“我年龄大了,被社会淘汰了。”

于是对原有观念进行升级改造。

罗子君离婚后克服了原本思想中的惰性,升级了内在观念:

“凡事靠自己,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

“我可以去找机会找方法并实践,说不定就能学会。”

“我可以利用我的年龄优势,深度挖掘潜能,看自身有什么资源可以加以利用。”

很多人贪念舒适区里的安逸,毕竟待在自我编织的梦里,要比面对残酷的真相要容易得多。

因为无法掌控未知,害怕面对不稳定的生活状态,害怕外界带来的任何变化会影响自己,这是内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然而,越小心翼翼维护这份稳定,舒适区反而变得越来越窄,越发让人提心吊胆,慢慢成为了情绪的奴隶。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就如同离婚之前的罗子君,每天需要花很多精力从丈夫身上寻找安慰剂,还要去应对各种冲动行为所带来的后果,生怕丈夫会和自己提离婚。

所以被焦虑情绪困扰的她,怀疑、恐惧和沮丧成了家常便饭。

就算她偶尔有“想改变”的念头闪过,也只是昙花一现,迟迟不见行动。

因为脑海里还会不断的出现“很快就会好起来”“我没办法”“外面的世界很可怕”等等想法来说服自己“不改变”。

宁可做一只井底之蛙,也不愿意走出心理困境的人,无疑是把自己人生的掌控权拱手交给了别人。

假如有一天,你不再期待他人、时间和幻想能帮你改变现状,你愿意自己去探索学习区,那你也可以从一个简单的方法开始,尝试走出舒适区。

在舒适区里,我们感觉得心应手;

在恐慌区里,我们觉察自己的情绪;

在学习区里,我们探索未知领域。如果一个女性,在结婚时怀着“他一定会给我幸福”的期待,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她没有能力独自获得幸福,需要伴侣源源不断给她幸福的体验。

第二,她把对方理想化为一个比自己强大很多的人。

用螺旋上升的方式,先从“舒适区”一点点向外探索,深度觉察你的“恐慌区”,然后在“学习区”开拓思维和视野,调整和适应新的习惯,最终形成新的“舒适区”。

一般来说只要你每天坚持,四周就可以培养成一个新的习惯,一年下来,你的舒适区就会扩展到你想象不到的范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