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丝雀 >> 金丝雀的形状 >> 全职太太,不过是个圈套剧电娱乐
近日在一段采访视频中,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公办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回忆了因学生当了全职太太,而不愿接受其捐款的故事,引发了网络热议。
反对做全职太太
实际上捐钱的女士以及张校长,都是基于自身情况说和做了这件事情。无论是正还是反,各种解读方式都有。
从个人而言,我更想在纯粹的环境下,说一句女生不要毕业之后做全职太太
全职太太?
照顾孩子、丈夫、老人,没有工作,无论是保姆也好,还是说有钱人的富家太太也罢,个人而言从根本上就不应该做全职太太。
或许我的说法,你会觉得极端,觉得干涉了女生选择的权利等等。但是从个人发展而言,全职太太事实上就不可取。
首先说全职太太是什么?全职太太这一角色,本身就是大众尤其是男权社会,过去下的定义不是吗?
慵懒的生活、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剔除保姆的角色,就是全职太太了?看影视剧里的顾佳?说实话,全职太太这一说法本身就是一个并不友好的归类。剔除掉保姆角色扮演,那就是影视剧中有钱人的生活而已。甘当养在笼中金丝雀,还要要自己的身份抬到一个富丽堂皇的高度。这不过是站在权力之上,玩弄的文字游戏罢了。
婚姻对等,才会人格对等:
有人说为什么不要做全职太太,我想反问一句,为何要做全职太太呢?
如果一个女人在婚后选择做一个照顾家庭,为家庭奉献的女人,那么她付出的劳动和心血不是和她的另一半是对等的吗?我们把那些虚假的、富丽堂皇的奢靡生活剔除掉。
现实中全职太太适用给谁,想必大众都比较清楚。这本身就是对女性的欺辱,竟然还有个别女性为这一说法讨公道。在安这个名头的时候,在心安理得戴上这顶高帽的时候,就代表你落入这一说法的诡辩了。
为什么女性一直在提财务自由、在说婚姻自由,在重视人格独立。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些想着不劳而获偏要矫情的女生也有。不过,把全职太太这一称号洗白,不就是为了让广大女性心安理得圈在家中吗?
个人不认为婚姻的障碍是工作,是面向社会。婚后安心相夫教子,和古代养在深闺有何不同?无论男女都有自己生活的权利,也本应有属于自己人生的色彩。
无论是接受完教育,还是工作一段时间回归家庭。照顾孩子,不要绑架给母亲,不要将这一使命过分神圣化。因为这样的话,女性付出的努力就会变成理所应当。这是不对的,夫妻双方是相互尊重的,任何一方都要时刻保持人格上的独立。
有人说花了大价钱娶回家,当然是怕丢了,而且还是小心翼翼侍奉,全家讨她得欢心,自己外出卖命让她在家不对吗?实际上花大价钱娶回家,这一思想不就是根上的商品买卖吗?如果一方图钱,一方图人,那就是交易。一方工作,一方在家,双方达成交易,就不要加上全职太太这样的虚名。说开了、掰碎了,全职太太也不过是粉饰交易的名头。
为什么要独立,为什么拒绝做全职太太
当然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生活的色彩,为什么要困于一个虚名,然后把自己困于一方天地。如果把个人和人生做对比说困于一方天地,那就没意思了。
首要条件就是双方平等,婚姻是有感情在,但是放在个体和个体生存,不得不说夫妻双方依然有博弈在。没有博弈和纷争,那自然是单身。既然有博弈场,那么平等的请按提示什么,就是势均力敌。
实际上大多数人不是全职太太,而是全能太太,一方面工作,一方面照顾家庭。并不是说要为女性喊冤,而是说不能说女性工作是女性争取的权利,照顾家庭是天职。网罗各种说法,各种小资情调拿出来,就是矫情和狡辩。
女性照顾家庭、孩子和老人,不要说是天职,那应该夸她们这一方面优秀,同样一个男人发挥了顶梁柱的作用,也应该是为他点赞。只有看到双方的优点,看到自身的缺点才会和谐,争讨全职太太,往往争和辩的那部分虚假的光环和小资特权。
全职太太,是什么?不过是温水煮青蛙,依顺的教导罢了。每个妈妈都要贴上一个温廉恭俭让、孝顺得体的名头?极力拥护全职太太,更多的是用厚厚涂抹的胭脂水粉做挡箭牌。
既然是这样,那索性不要全职太太这一称呼,男女无差别地付出,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又因为现实压力,大家做到多面体。无论怎么说,爱是羁绊,一起努力才会让家更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