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丝雀 >> 金丝雀的形状 >> 你追求的所谓的白幼瘦,其实是
「来源:|乌兰之声ID:wulanradio」
你好啊,我是那个一直陪在你身边的小乌兰,未见面的日子里,你过得是否还好?你们应该都在期中考试吧,我最近也是忙于实习和备考研。在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也不要忘了看一篇有趣的文章放松心情。你是否有因为觉得自己不好看而闷闷不乐的时候,是否有因为自己不够白,自己不够瘦而焦虑的时候?你又是如何看待白瘦幼审美的呢?今天,小乌兰就带大家逐字剖析白瘦幼审美。
白瘦幼.mp:45来自情感研究所主播:孙平邢维灵
白瘦幼,作为一种风靡的审美,主要存在于东亚文化圈当中。从古代的肤若凝脂,玉减香销,豆蔻年华,到似乎审美多元化的今天,对于女性白瘦幼的标准似乎仍然固步自封。
作为东亚文化圈中心的中国,我们能从自身的历史中寻迹到今日白瘦幼审美对女性的压迫。
咬文嚼字,字字珠玑,从“白”字始。
《诗经·卫风·硕人》就有言:“手如柔荑,肤如凝脂。”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早刻蘧女性容貌美、情态美的优美篇章,它开启了后世博喻写美人的先河。在这篇极具代表性的文章中,就将肤色的白皙视为美丽的标准之一。
肤白如雪,其实暗含许多隐藏条件。首先,白皙的肤色代表大部分时间在室内,这就隐含着两个信息。
第一,把女性锁定在家内,女性并不参与一般意义上生产资料的劳作,意味着丧失了经济上的主体地位,而经济地位基本上决定了社会地位,女性处于劣势。
第二,把女性锁定在室内,不见光,这就意味着“抛头露面”不被允许,社交活动仅限于闺阁,就更谈不上拥有一定真正的社会地位。
被圈养的金丝雀,并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是附属品。
其次,白皙的肤色并不是完全健康的肤色。憔悴,虚弱的肤色也可能表现为苍白。那么肌肉玉雪也可能是病态的弱者形象特征,意味着缺少力量,是被保护的角色。这也是男权强加给女性的标签。
对女性白肤色的追求古而有之,但也不乏近代中出于“白人至上”论下将白肤色视为高贵的标志的病态种族思想。
每个人对肤色的偏好选择都是自由的,白皙的肤色显然是其中一种,但这种领导女性肤色的单一白肤色审美视角,其实是裹足不前。
逐字视之,亦步亦趋,透析“瘦”字。
宋张先《汉宫春》词:“玉减香销,被婵娟误我,临镜装慵。”是形容美人的消瘦。结合现实与历史条件来看,这种对“瘦”的要求显然超过了正常的健康体型,到了弱不禁风的地步。
这种对女性体型瘦弱的要求,同上面的白肤色追求一样,把女性置于被保护的劣势地位,需要依附于男性才能生存。
字斟句酌,一以贯之,解读“幼”字。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中无不讽刺的说:“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半老徐娘,风韵犹存”,从字义上就算不上褒扬女性的较好词汇,暗含着对女性自然衰老的抗拒。而所谓玲珑可爱的豆蔻年华,不过指少女的十三岁而已,碧玉年华也不过女子十六岁。
这与古代的早婚早育有关,女性十五六岁就订婚出嫁,于是对于女性的泛美之词都集中在较小的年龄。年幼,代表少不更事,天真烂漫,代表着无法独立,依赖性强。
父系社会中,女性的身份从父亲的所有物到了丈夫的所有物,从不需要独立人格与能力。到了近现代社会,根据科学生理依据对成年与未成年做了划分,婚育年龄显著提高,所以,这种对年幼少女的偏好倾向,显然是病态的。
幼女虽然具有正在成长的女性特征,但并不能被世俗目光以女性看待,但现在反而成为了所追求的女性审美之一。
的确,年轻往往意味着许多美好的事物,但幼态并不与年轻挂钩,幼态化是男性凝视的产物。特别是对幼女的扭曲追求,对于男性来说,是对弱者欺压展现力量的一种输出方式。
白瘦幼,总体而言,是女性身上的弱者标签,代表着依附,不能独立。
每个人的审美追求不同,多元化也包含白瘦幼的可能性,但这种强势主导女性社会审美的苛求,过犹不及,是病态的。并且显然,在这个追求男女平等的时代里,暗含着对男权的屈从与献媚。
胖又如何,瘦又如何?其实没有人关心你是胖还是瘦,
不要太将目光聚焦在自己的不足上。
文案防差/排版刘宇/审核Wulan/主编Medina
WULANFM工作室出品
WULANFMStudio
做一个有温度的平台,请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