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丝雀 >> 金丝雀的形状 >> 为了富养女,家长让女生从小只吃草莓尖,反
“穷养儿、富养女”,意思是男生主外,需要培养勇敢的性格和良好的行动力,所以不宜太娇气。而女生要有内涵和原则,最好别吃太多苦,不然随便一点小恩小惠就能领走。
但放在现代生活中,到底怎样是正确的培养模式,家长们的理解各有不同。曾经有个“草莓尖”的梗,用来形容有些人条件富足或被宠溺,连草莓也只吃上面红色的部分。有位同学却因此饱受质疑。
为了富养女,福建家长让女生从小只吃草莓尖不吹不黑,说句比较现实的话,福建的家庭中,出现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的。很多家长可能或多或少地觉得,男生是延续香火和主导家中大事的一方。
有些父母也会执着于生男娃,并且用女儿的彩礼,帮儿子娶妻。但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家长,属于对女生很重视的。她自豪地晒出女儿吃水果的样子。
可是这位学生因吃草莓只吃上面,遭到网友们的“围攻”。大家纳闷,看环境也不像很富裕的家庭,怎么这么浪费呢?而母亲却直言:这是在富养。
这个季节草莓并不便宜,但家长认为,自己首先重视女儿,她才能更自信,以后可以筛选出舍得让她吃“尖尖”的男生。
母亲不认为这样的培养有什么问题,给学生好的物质,有错吗?这样女生才不会形成随意受委屈和处处将就别人的性格。但是很多网友的观点恰好相反。
家长眼中的富养,反而引来满屏的指责:这是缺乏素养“草莓尖”这个梗,一度让很多男子,感慨当代女生的地位“真高”。男生在外辛苦养家,只舍得吃十几块的盒饭;女生却吃着几十元一斤的草莓,还只吃一半。
不过,现实里普通人家的女生,其实很少有这么浪费的。不少人指责这位母亲,这样的教育并不是什么“富养”,而是培养出缺乏素养的后代。
能吃的部分偏要扔掉,还引以为荣,这是一种虚荣和对食物及劳动的不尊重。真正的富贵人家,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行为。
与其说是富养,更像是种溺爱。倘若真是“富二代”,也算是自由;但明明家境很普通,却刻意训练学生的“公主病”,真的能达到家长想象的效果吗?
再者,一个人的经济条件如何,其实从打扮、精神面貌和言谈上,都能看出来。光是吃草莓尖,其他方面没有达到高度,反而让人觉得格格不入,无谓的虚荣心非常明显。
这不禁让很多家长为之担忧,女生以后会不会成为《项链》那则故事的角色,要面子不要里子,负债累累去还闺蜜名贵首饰,让自己过得更苦。
有时,所谓“草莓尖”之类的风气,只不过是商业思维,物化所有关系。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需要用理性的心态去看待,没必要当真。
普通人想做到真正的富养,属实不简单笔者想起一位女大学生的言论:只吃“草莓尖”,表面上看是女生地位变高、更受宠;实际上是变相地豢养金丝雀。那些有能力买草莓的人,才不会指望别人给自己尖尖获得价值。
这大概就是真正被富养起来的女生吧,她的思维和格局,并不在于通过别人来肯定自身的价值。其实我们普通人,想要做到全方位的富养并不容易。
首先最低级的,是让学生的生活条件比多数人更优越些。这需要家长具备一定的能力。但这个时代,可并不是只要勤奋就能拿到好收入的。
接着,是和睦的家庭氛围,和发自内心的关爱。一个矛盾是,往往经济越差的家庭,矛盾越多。或者家长忙于养家,忙于足够的精力去关心学生。
还有家长的见识和思维,是拉开后代差距的最关键因素。而普通人自身的阅历和处事方法,尚且很有局限。如何给后代做好榜样呢?
综上,我们大多数一般的家庭,属实难以达到富养的目标。但是可以寻找其他办法,来帮助学生。
最简单的做法,比如说支持他们看书,培养阅读的习惯。书籍相当于其他人的人生经验,即便是小说,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妨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方向入手。
话题:你如何评价这位母亲的做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