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丝雀 >> 金丝雀的习性 >> 点亮星星的人当恶意袭来,马背上的女孩
你听过“马背上的图书馆”吗?这是美国0年代大萧条时期,一个极为特殊的图书馆。
偏远地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政府为了推行文化普及,鼓励本地人成为“图书馆管理员”,并骑马运送书籍。
《点亮星星的人》是基于这一真实历史事件创作的小说。主人公是大萧条时期的一群女图书馆员,她们送到千家万户里的不只是书籍,更是希望之光。
但落后地区人们的顽固愚昧和上流人士的唯利是图,都给她们的工作形成了巨大的阻力。一个送书过程中的恐怖事件,让图书馆员面临信任危机,甚至命在旦夕。曾经受益过的人们化身魔鬼,当铺天盖地的恶意袭来,图书馆小团队能熬过去吗?
小说前几章的铺垫,有点温吞沉闷。好在很快就进入节奏,多条线索并进,心情跟着人物经历而起伏,读来有酣畅淋漓的快感。
作者英国女作家乔乔莫伊斯,曾在独立报做过10年记者,深谙人性、情感与社会的阴暗与光明,因而能够构建内涵丰富的复杂故事。乔乔之前最有代表性的作品《遇见你之前》三部曲,全球畅销,也曾被改编成卖座电影。
《点亮星星的人》最精彩的是人物塑造,以及主人公之间的感情。女图书馆员们从陌生到熟悉,相互治愈,一起成长,书写了一曲美好的女性帮助女性的赞歌。而男性角色虽属配角,着墨不多,但无论正面还是反面人物,都形象清晰,令人印象深刻。
女图书馆员们
女图书馆员们身份地位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也有很大差别。
女主人公艾丽斯是从英国远嫁而来的孤独妻子,是困在笼中的金丝雀。在图书馆工作,让她能暂时逃离有名无实的夫妻生活和令人窒息的家。她在大山里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对她来说,能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获得自我价值,比安稳的贵妇生活更有意义。
另一个女主人公玛格丽是一名自由的独身主义者。千疮百孔的原生家庭、残暴无耻的父亲,没有打倒玛格丽,反而让她更加勇敢坚定。她是图书馆当之无愧的领袖,也是正义的化身。当得知无良矿主老范克利夫,瞒骗民众在进行危害这片土地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工程时,不惧盘根错节的黑暗势力,站出来跟范克利夫对抗。
其他人物包括专业的黑人编目员索菲娅,负责图书的整理修复工作(别小瞧这个工作,其他人都做不了)。瘸腿女孩儿伊兹,在送书的工作中建立了自信心。伊兹的母亲布雷迪太太,图书馆的幕后推手,一个谨慎传统的贵族,但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还有活泼热情,有时候又八卦吵闹的贝丝;以及失去爱侣,从借书者变成送书者的凯瑟琳。
每个人在图书馆的工作中,在帮助他人获取知识的过程里,都找到了自我价值,获得了爱与成长。是服务民众,也是治愈自己。
女性帮助女性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麦”
当然,友情和陪伴是成长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她们有各自的骑马路线,只有在下班后偶尔小聚片刻。但爱和知识的力量在默默流淌,她们很快变成了一个默契的小团体。相互打趣,偶尔喝一点私酒,唱着小曲,纵声欢笑。
在危难时,她们相互扶持,共同度过。在伙伴遇到灾难时,感同身受,会拼尽一切力量守护对方。
为了报复,老范克利夫派人偷偷地枪杀了玛格丽的狗,玛格丽伤心得几近崩溃。老范是艾丽斯的公公,在一次争吵中,打了她一拳。艾丽斯虽然选择离家出走,但迫于社会压力,以及对丈夫抱有一点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与夫家彻底翻脸。直到老范克利夫威胁到玛格丽的安全,艾丽斯才变得更勇敢。
“艾丽斯发现,身为女人,为自己爱的人感到愤怒反而更容易。她心中燃起了复仇之火:如果谁伤害了她爱的人,她会让那些人受尽折磨。”——《点亮星星的人》
男性人物
《点亮星星的人》的人物塑造,除了女性,几个主要男性人物,也有血有肉。
玛格丽的伴侣斯文,是正直的矿工头头。深爱玛格丽,两人各方面都很和谐,但常为结婚与否产生争执。玛格丽向往自由,不畏世俗流言,所以不想被契约绑住。斯文的想法正好相反。不过,斯文还是选择尊重。
此外还有艾丽斯后来的灵魂伴侣弗雷德,以及丈夫小范克利夫。弗雷德是图书馆的守护者,贫穷但品格高尚的好人。但小范克利夫也不是坏人,是软弱的好人。关键时刻,他抛下父亲的立场,作出正确选择,悄悄帮助了图书馆团队。
这就更升华了主题。小范前期的一切荒谬行为,都是落后时代的产物。在环境的熏陶下,被强势父亲的压迫下,形成了愚昧、顽固、守旧的思想。而与艾丽斯的感情失败,不仅因为小范克利夫的性格和思想,也有二人缺乏了解、沟通不良的原因。
小范同样是那个悲哀时代的牺牲品。但女性始终还是面临着更大的困境。
残酷的世界
“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也是最残酷的。有时候我想,上帝想让我们在所有困境中都领略到他行事的美意。”——《点亮星星的人》
送书的过程不容易,但多少艰难都阻止不了这些女英雄。路难走,她们骑马;腿脚起泡,早出晚归,累得不成人样,都甘之如饴。
真正的打击是人们的冷漠。小地方未经开化的民众,只认圣经,认为其他文字都是多余。
图书馆的女人们,小心翼翼,从人们的需求推荐书籍。比如菜谱等日常实用书籍、孩子们无法拒绝的图画书等,甚至花时间给不识字的人们讲故事。
她们和她们送出的图书,一步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小镇上的人们逐渐接受并爱上了图书,会催促她们送更多的书。
对知识的渴求是人的本能。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但终究有些东西已扎了根,很难迅速改变。
酒鬼麦卡洛之死在开头就埋下伏笔,当尸体被发现时,给图书馆带来了天崩地裂的危机。
虽然真相是玛格丽差点被麦卡洛侵害,为了自卫推开麦卡洛,而且对他后续的状况也并不知情。但没有人在乎真相。
大部分曾接受图书馆团队帮助的人们,反戈一击,背叛了她们。
人们不相信玛格丽,反而相信范克利夫的鬼话。将所有肮脏的语言送给玛格丽,羞辱、愤怒、恨意,铺天盖地袭来。
困在监狱中,从一个强健而富有生命力的女性,变得绝望而虚弱。绝境中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襁褓之中的女儿。但为了女儿不受连累,她不得不承受母女分离之苦。
结局和总结
小说结局是理想化的,在朋友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找到新的证人,事情出现转机。这是一个奇迹,不真实但美好。作为一个读者,还是希望这群有血有肉的人们,能有一个温暖团圆的结局。
不公平对待、没有话语权、不受信任,玛格丽受审事件,是女图书馆员们与传统社会矛盾的爆发点;这个过程,也是大萧条时代,各阶层女性面临困境的集中缩影。虽然现代社会环境与过去大不相同,但当代女性仍会面临类似问题。像电影《门锁》里呈现的独居女性的危险和恐惧,像《82年金智英》中表现的女性成长困境和社会压力,以及各类新闻事件中,面临更严格审视的女主人公们。
在困境中,像《点亮星星的人》里的女孩们一样,选择坚持理想、追寻价值并不容易。无论结局如何,终将留下与命运搏斗的痕迹。令人动容的其实不是她们的成就,而是她们所踏出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