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金丝雀 >> 金丝雀的习性 >> 上海洋场中沉浮的美丽女人王琦瑶的爱情悲剧
试论王琦瑶的爱情悲剧作者:周柳
摘要
王琦瑶是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塑造的典型形象,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地位。在特定的四十年代的上海大都市中,出身平凡而又美丽的王琦瑶,为了留住渴望的情爱而付出了孤独一生与生命的代价。在历史风云的变幻中、在一个个偶然因素而导致自己追求的爱情悲剧面前,王琦瑶面对生活所透露出的坚韧、勇敢的性格保护了自己;可是其性格中得过且过、耽于幻想的性格缺陷又使其悲剧不断。本文以王琦瑶的爱情悲剧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悲剧爱情的成因。
关键词:王琦瑶,爱情悲剧,《长恨歌》
前言
王安忆的《长恨歌》用平淡从容、委婉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在四十年代上海十里洋场中沉浮的美丽女人王琦瑶的爱情悲剧。小说淡化了这个世纪的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将其转化为背景。作者以平淡家事、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从一些业已被人们所遗忘的琐事中讲述一个上海美丽女人在浮华生活中不断遭受到情感挫折的悲剧一生。本文主要从王琦瑶生活的社会环境分析其悲剧性形成的原因,接着从其自身性格缺陷及其身边不断出现的男人来分析爱情的悲剧性,了解这一平凡女人极其不平凡的“长恨”悲剧。
一、特殊环境助推爱情悲剧
故事是从20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开始的。上海象征着一种绚烂和繁华,歌舞升平、灯红酒绿。可是,能真正代表这个城市历史与形态的更应是生活于底层的最普通、平常的百姓。本文的主人公王琦瑶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王安忆曾用最为简洁的语言对上海的历史和文化做出了这样的概括,“上海在四百年之前就是一个渔村,荒凉、没根基,当外国的资本进入其中之后,这儿仅有的一些本土文化被很快淹没,直到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尚未形成的殖民化的组织被新成立的工农联盟取代,因此,上海文化属于断层的文化。”“它透露出一种信息是,中西文化、传统与现代的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发展,造就了上海这座极具诱惑性的‘东方小巴黎’现代都市的耀眼与繁华。”[]同时,也正是这繁华与耀眼,造就了王琦瑶凄凉而哀婉的爱情悲剧。
(一)爱情悲剧酝酿的土壤——上海社会风情
任何悲剧都离不开其特定的社会环境。《长恨歌》描写的是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沪上淑媛”王琦瑶曲折而又悲剧的一生。王琦瑶只是上海弄堂中随处可见的普通女性,但因受到当时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的影响,王琦瑶的一生都哀婉凄凉。
“上海的繁华塑造了上海美丽的精灵,上海女性对时尚的完美演绎也成就了上海这座魅力之都。所以无论有多少’红颜薄命’的警告,上海女性也永远不会停歇对时尚的执著追求,她们要做永远的领导时尚新潮流的魅力女性。”[]上海的夜晚以晚会为生命,而上海的晚会又是以淑媛为生命的。王琦瑶在住进蒋丽莉家后,也成为了当时上海晚会中的一抹风情,这种灯红酒绿的日子使得王琦瑶开始渴慕着上海的繁华生活,使得王琦瑶的心不再甘于平凡。年,河南闹水灾,各地赈灾支援,上海则举行筹募赈款的“上海小姐”选举,可以看出当时的
上海人的生活是以吃饭穿衣为“芯子”的,上海是“摩登”的代名词,而像王琦瑶这样天生丽质的人难免是要更加注重和讲究这“芯子”的。在程先生和蒋丽莉的帮助下,王琦瑶参加了这场选举,最终,王琦瑶凭借自身的气质获得了“上海小姐”的第三名,使她更加接近上海的上流社会,这是她人生中的高潮,最耀眼的时光,也是因为“三小姐”这顶光环的影响,王琦瑶即使是到了晚年仍活在她人生最辉煌的这个年代当中,无法自拔。李主任的出现让王琦瑶过上了她梦寐以求的生活,王琦瑶如愿住进了豪华的爱丽丝公寓,正式步入了上海的上流社会。“爱丽丝公寓中金丝鸟般的生活,把上海这座大都市的十里洋场的繁华、奢靡、绚烂表现得十分精彩。”[]正是当时上海的这种社会风情,让眼高心宽的王琦瑶从一开始就选错了路,她本来可以和真心爱她的程先生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她却“固执的按照一个小市民的价值立场选择了城市,选择了物质,选择了时尚与繁华。”[]
(二)爱情悲剧产生的推力——缺失的亲情
王琦瑶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作为一位出身地位平凡的女性,她如何能挣脱原有的生活而过上奢华的生活?荣获“上海小姐”桂冠的女性应该拥有比普通女子更好一些的生活,可是为什么后来只落得寡居于平安里,最后死于小混混之手?细细探究可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生命中的女儿和妻子这两种女性基本角色的缺失。
王琦瑶拥有自由的青春期,朋友陪着她去片场试镜,连家人都可不在场,这种有望一举成名的机会对平凡家庭来讲应属于重大的事件,可是家人却缺席了。从“沪上淑媛”到“上海小姐”,在王琦瑶从平凡走上不平凡的这一过程中,她的母亲并没有亲自操持女儿的重大事情,跟着忙活的一直是程先生和自己朋友的母亲,这也就使得王琦瑶对家庭并不依赖,对家庭也就缺乏深刻的感情。文中也并未出现对王琦瑶父亲的任何描写,正是缺失了这种家庭必要的教育和女儿的角色,促使她走上了平常人并不平常的生活道路,她扮演的并非女儿,而只是一个
女人。即使后来当她成为了李主任的情妇时,其家人也没有对其进行干涉管教,明知女儿可能成为情妇,父母却因为李主任的背景和身份,对其放任自流,甚至是期盼王琦瑶能和李主任在一起,由此可见父母的责任心有多淡漠,这也是将王琦瑶推向悲剧的主要因素。当李主任飞机罹难后,王琦瑶并没有选择回家,而是跟外婆去了邬桥,在她最难过的时候,家人没有陪在她的身边,甚至是连最简单的慰问也没有。后来重回上海,王琦瑶也是独自一人居住在平安里,和家里人鲜有联系,对她来说,这个家根本就是名存实亡的。
小时候的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是极为重要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从小就开始形成,难以改变,而王琦瑶在开始时就错了。作为女儿,王琦瑶没有得到家人正确的引导,以致她被表象的奢华所诱惑,并奋不顾身地投入到这奢华当中,从而造成了她一生的爱情错位。作为女人,王琦瑶没有得到她身边男人的真心呵护和长久的陪伴,王琦瑶一辈子的最大悲剧也在此,她经历了四场情爱,可是却终生难以拥有一个家,她拥有了两次披婚纱的经历,“一次是十六岁在片场,她扮演旧式婚礼中的新娘,披着喜庆的红盖头;另一次是十八岁参加上海小姐竞选,她穿着洁白的婚纱。”[]但是都没有成为真正的新娘,她遇到的每一个男人都匆匆从她的生命中经过。她这一生没有认真地做过一次女儿、妻子,对于女人来讲一辈子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角色在她这里却均为空,因此势必造成她难以享受到一个正常女人原本应该拥有的正常生活。生活从正常轨道中脱离,王琦瑶红颜薄命的悲剧也就难以避免。
上海的繁华和风情迷失了王琦瑶的双眼,让她渴慕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并且愿意为了这份名利去努力争取。李主任是能让她过上这种生活的人,所以她甘愿成为李主任的外室。在这期间,作为一个少女成长中最为重要的家人,却没有告诉她这样做是对是错,也没有关心她以后的幸福,所以她只能按照自己所认定的路去走,即使这是一条把她引向悲剧的道路。李主任只是王琦瑶爱情悲剧的开端,在她后来遇到的男人中,没有谁是承诺能和她一起走下去的,也可以说,从开始到最终,王琦瑶都没有得到他们的爱情。
二、自身性格缺陷铸就爱情悲剧
王安忆在《长恨歌》这篇小说中没有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表现,例如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等,而是把笔触放在了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件以及生活、性格和命运的刻画上,这些和国家、民族、时代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因此追求自身的快活与安逸,是王琦瑶悲剧爱情的主要原因。在动荡的年代中,女性所做的抗争大多是无效的。王琦瑶是集中了四十年代上海小姐的优雅于一身的典型代表。她美丽、矜持、不缺乏情调、通情达理,她最懂生活,无论在怎样的现实中,都能以一颗玲珑之心来营造生活的情知和韵味。可是她在机缘巧合下成为“沪上名媛”后,其平凡的出身与不凡的美貌间的矛盾就渐渐拉开了其一生爱情悲剧的序幕。在其潜意识中,她喜欢被人操持命运而获得清闲。但是在莫测的世事变幻中,她所遇到的男人却比她还要脆弱,而且比她还要先被打倒和击败,她也只能在坚韧之中继续自己的路程。
(一)爱慕虚荣——爱情悲剧的根源
王琦瑶出生于上海的闺阁弄堂之中,就像其平凡的出生一样,她的生活也是平凡的,她和自己的同龄人一样是唱着《四季歌》、看着《乱世佳人》而慢慢成长起来的美丽女子。王琦瑶的美并不是光彩夺目的,而是有些家常的,是让人细细品味的美。她的美丽再加上其性格中聪敏和天生有着的几分清醒,含蓄以及沉着、收放自如的特质,使得她比同龄人多了点优越与矜持。她本就出身平凡,即使她的心是高的,却也并未做着太过奢华的梦。但她的美并没有被埋没,一次与好朋友吴佩珍一起到片场的偶然经历改变了她人生的走向,也使她开始了一段截然相反的生活。片场试镜虽然失败了,但是导演为了补偿王琦瑶而请程先生帮她拍的几张生活照登上了《上海生活》。随后,就有照相馆请王琦瑶拍照,三四人围着她转,颇有些众星捧月之势,也有了更多的女同学乐意成为她的好朋友。当她入住到蒋丽莉家后,真正享受到了富人的起居生活和排场,在各个派对晚会中流转时,王琦瑶的虚荣心便开始酝酿了,她渴望有更好的身份和名号来证明自身。而上海小姐竞选正好在此时开始举办,王琦瑶出身虽然平凡,可是她还是凭着过
人的姿色与气质成功竞选为“上海小姐”的季军,而上海“三小姐”的美誉,也为她的爱情悲剧奠下了基础。李主任的出现使得王琦瑶与上流社会的生活更近了一步,虽然情妇这一身份并不好听,可是它毕竟是与军政要员李主任相联系的,这就平添了它的分量与地位,也满足了王琦瑶渴慕进入上流社会的虚荣心。因此王琦瑶住进了李主任为她安排的爱丽丝公寓中,甘愿成为鸟笼中的金丝雀。“这是个绫罗和流苏织成的世界,天鹅绒也是材料一种,即便是木器,也流淌着绸缎柔亮的光芒。”[]漂亮的公寓,华丽的衣服,名贵的首饰,这些李主任都能够满足王琦瑶,而王琦瑶对李主任所求的也正是这种繁华的生活。在这个重名不重实的“交际花公寓”中,王琦瑶做得最多的事就是等待李主任归来,她的所有等候都是心甘情愿甚至趋之若鹜的,她就这样在这虚浮与短暂中沉浮。但是“浮云再美也是短暂的,虚荣往往是以孤独做养料的。王琦瑶是虚荣的所以她选择了李主任,这注定了她会孤独寂寞,而孤独寂寞之后必有无尽的痛苦。”[]
王琦瑶的“心本来是高的,只是受了现实的限制,她不得不时时泼自己的冷水,”[]正如上海小姐们特有的性情一样,王琦瑶也渴望着出人头地,并且行动积极。所以出身平凡而又高傲的王琦瑶,平平淡淡也就罢了,但是在见识过繁华的生活后,注定会陷入名利的漩涡。王琦瑶的爱情悲剧始于没有开好头,而她以后的道路,也只能沿着这个没有开好的头一直走下去,没有改写的机会。
(二)虚幻爱情——爱情悲剧的内因
生活于四十年代的弄堂女子,作为上海大都市边缘的一群,她们业已深受这座城市对金钱和享乐生活的浸染,受到男权中心传统思想的影响,她们更加习惯找一个能让她们依靠的男子。而王琦瑶就是这群四十年代弄堂女子的典范。因此,在英俊多情的程先生和大权在手的李主任中间,王琦瑶理智地选择了能让她过上奢华生活的李主任,心甘情愿成为对方的外室。而对于程先生的感情,却自始至终都只是抱着感激的心态,怎么也达不到爱,这个唯一能让王琦瑶幸福的男人却无法拥有王琦瑶的爱,这是程先生的悲剧,又何尝不是王琦瑶的悲剧呢?王琦瑶付出了女人最为重要的贞操沉迷于李主任带给她的奢华生活,直到淮海战役中,
李主任失事,王琦瑶视为依靠的第一个男人很快从她生命中消失了,留下的只有一盒金条。当王琦瑶随着外婆去邬桥以疗养心灵的伤痛时,邬桥这个原本安静的生活环境却难以让她真正静下来,反而对上海的热闹繁华更加迷恋,不久便回到了上海,在平安里隐居。她在这儿结识了康明逊,并怀了他的孩子。可是不负责任的康明逊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弃她而去。王琦瑶在这场感情中付出了名誉,仍然没有留住喜欢的男人。当她到了知天命之年时遇到了小自己二十多岁的老克腊,从而开始了一场畸形的黄昏恋,却又同样以对方的逃离而告终。在王琦瑶的一生中,她一直致力于找一个能让她相爱一生的男人,可是出现在她生命中的男人却因各种原因而难成眷属,致使她只落得个“碧落黄泉”的凄惨结局。纵观其一生的情感经历,她虽然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所认定的感情,但是每遇到一段新的恋情时,都只追求自身的快活与安逸,不计一切后果的陷进去情欲中,却忽略了这些感情的现实可能性,这种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不现实性,成为了导致王琦瑶爱情悲剧的内在因素。
“上海小姐”这一殊荣让王琦瑶见识到上海的繁华而渴望走上这个名利场中去,王琦瑶是理性的也是虚荣的,比起当一个普通平凡的小市民,她更愿意在爱丽丝公寓当一只没有自由却富足的金丝鸟。但在感情面前,她又是感性的,在情欲的面前总是失去自我,放下自己的底线,只是一味地追求暂时的快乐而不去想这段感情是否有结果,最后受伤的往往又都是她自己。可以说,王琦瑶的爱情悲剧是她的自主选择和自身不切实际的双重体现。
三、无可依托的男性
王琦瑶的一生都在追逐着爱情,可是在她的爱情里,没有一个是在恰当的时候到来的。“王琦瑶先后都遇到自己爱的,和‘爱’自己的人,遗憾的是,她的影子,始终单薄。”[]她渴望拥有一份真正的爱情,却始终未能如愿,王琦瑶的感情是被动而凄凉的。而正是这一段段的情感历程组成了王琦瑶的爱情悲剧。
(一)错位的初恋——李主任
王琦瑶初识李主任是在某百货楼的剪彩仪式上,而李主任则早已在“上海小姐”的决赛场上见识过王琦瑶的风采。王琦瑶身上那种坦白、率真、老实的风情,唤起了李主任的怜惜之意。李主任是一位军政界身居高位的大人物,但是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反复无常、勾心斗角的政治舞台上,各种矛盾的焦点都在他身上,因此他像是上紧了发条的政治机器,不得不时刻提防着,丝毫也不能放松。也正是这高位,加上时间左一道右一道的刻画,使这位四十岁男人的心上布满了伤痕,他对王琦瑶的怜惜之心,其实是对着自己而来的。于李主任而言,只有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放松的,他觉得女人这东西,是纷乱喧嚣的尘世里唯有的清音,她在王琦瑶身上,更多的是在寻求一种安慰,一种心落了地,拥有贴心感受的安慰,“李主任要的是一个少女温柔乡里的片刻宁静”,[]并非是真心爱王琦瑶。而王琦瑶希望的,是在李主任身上得到“终身受益”的安慰,从而住进了与世隔绝、虽豪华却凄清的爱丽丝公寓。她每天做得最多的就是细数着墙上的光影等待着对方的偶尔一顾。这所公寓就这样慢慢地吸取了一个女人宝贵的光阴。这份爱对王琦瑶来讲更多的是一种将终身托付给对方的一种豪赌,将自己一生的幸福彻底地依附在对方的身上,这样一旦发生变故,她所拥有的回旋的余地就太小了。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各取所需,是利益夹杂着情爱的交易。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李主任的每一步都如履薄冰、举步维艰,他明白在爱
丽丝公寓孤独等候自己的王琦瑶的委屈,却不能时时陪在她身边。李主任最后一次去爱丽丝公寓,恰逢王琦瑶出去逛街,虽然怀着难忍的渴望想要见到王琦瑶,却只能与之失之交臂,李主任的无力和身不由己注定了他们之间的爱情是没有结果的。并且当时风雨飘摇的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正是多事之秋,国共两党的纷争,加上洋鬼子的掺合,李主任虽手握军政大权,可是在这场政治动荡中他也难以摆脱被他人掌控的命运。一九四八年,淮海战役拉开帷幕,李主任也在这场战事中因飞机坠毁而罹难,他留给王琦瑶的,只有那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西班牙雕花的桃花心木盒。最终,王琦瑶只能在痛不欲生之中将自己这份掺杂了利益成分的初恋结束。
(二)遇人不淑——康明逊
动荡年代中,王琦瑶失去了李主任赠送的“爱丽丝”公寓,她带着在闹市中沉浮、受过创伤的心怀,在邬桥疗治和休养之后,重新回到上海这个繁华的都市,在平安里靠给人打针过日子,平淡地生活着。但是富家子弟康明逊的出现却将这种平淡冲散了,康明逊身上那种特有的四十年代上海生活所浸染出来的特质,勾起了王琦瑶内心深处对自己曾经辉煌过的那个年代的怀念。康明逊追逐的是王琦瑶的美丽,是暂时的情欲,“他知道,王琦瑶再美丽,再迎合他的旧情,再拾回他遗落的心,到头来,终究是个泡影。他有多少沉醉,就有多少清醒。”[]
在复杂的家庭背景之下成长起来的康明逊,从小就懂得了适者生存的道理,他总是小心翼翼的在家人之间来回周旋着,所以他对王琦瑶的感情也是小心翼翼的,他从未给过王琦瑶一份未来的承诺。康明逊也是自私的,他自知和王琦瑶是没有结果的,可还是热衷于这份情爱,却没有男人的责任在里头,他所想的只是抓住眼前的快乐;而聪明如王琦瑶也知道,康明逊的出身注定了对方的家庭不可能接受做过情妇的自己,可还是陷进了这场没有未来的情爱之中,这时的王琦瑶“已经少了一些初恋时的冲动,增加了一点生活的理智;但这点理智和来势汹汹的爱情相比,也是不堪一击的。”[]他们总是在暗中较劲,逃的逃,招惹的招惹,双方都想要取得这场感情的主导权,殊不知,真正的主导权从来都不在他们手上。
当康明逊的家人知道两人的关系后,他是生出过些细微的指望的。他想,如果父亲动怒不要他这个儿子了,甚至要把他赶出家门,那他就可以抛下家庭和王琦瑶在一起了。可是康明逊的期待落了空,最终他的家人选择了“不知道”,当做一切都没发生过,他也只有在家庭的重压下和王琦瑶持续着这场没有丝毫未来的感情。王琦瑶有了身孕之后,他没有表现出半点要承担的想法,甚至同王琦瑶一起计谋让萨沙背下这个黑锅,最终在动荡的社会和复杂的家庭背景之下,慢慢疏远了王琦瑶,他们之间所谓的情与爱,也随着时代的迁移而慢慢趋于平淡。康明逊的无能、懦弱、毫无责任感,动荡年代里,人们对自己命运的难以把握而产生得过且过的特定心理,以及王琦瑶已经遭受过挫折却缺乏应有的充分的生活理性等,使她的这份爱情又以悲剧结束。
(三)无爱的友情——程先生
对于王琦瑶来说,程先生是出现在她生命中的最为专情的一位。王琦瑶在去片场试镜头失败后,导演介绍程先生替王琦瑶拍照片,在几次拍摄之后,这个对其他小姐们没有丝毫兴趣二十六岁老青年便深深被王琦瑶的美所征服,并爱上了为他的创作带来无限灵感的王琦瑶。他对王琦瑶的爱是纯真的,却不敢将这种爱表达出来,王琦瑶在他心里的形象太过完美,他怕亵渎了这份感情。王琦瑶知道程先生对自己的感情,却将他当做了自己情感上的“底”,王琦瑶想,如果哪天什么都没有了,至少还有一个程先生。程先生发掘了王琦瑶身上的美,从照片被刊登上《上海生活》,到“沪上淑媛”,再到“上海三小姐”,王琦瑶一步步跻身到上海的繁华生活,并见识到了不同于自身生活的奢华,最终义无反顾的投入到这个充满诱惑的名利场,成为了李主任的情妇。
在六十年代王琦瑶有了康明逊的孩子又被对方抛弃后。他选择了陪在王琦瑶身边,无怨无悔地帮助着王琦瑶,在那个讲究吃的年代里,程先生把他的工资大半都交给王琦瑶做膳食费,并默默地照顾着她们母女,却没有主动表达出亲近对方的要求。“程先生相濡以沫地陪着王琦瑶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默默而执着。”[]如果说当初程先生是王琦瑶的万事之底,那么现在王琦瑶对他的感觉更多的只是愧疚和感激,但是并没有所谓的爱,这就注定了他对王琦瑶的爱是无望
的、没有结局的。“他亲手托起她从一个平凡的弄堂少女到万人瞩目的‘上海小姐’的灿烂前程,又见证了她的辉煌与落寞。”[]却始终没有得到王琦瑶的爱。后来他在“文革”之初被错判为一个情报特务,不堪受辱而选择自杀,这也使王琦瑶一生中唯一一个能给她婚姻和爱情的机会失去了,大时代的风云变幻使这些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发展中难以实现自己爱情的自主。王琦瑶与程先生的爱情悲剧既有王琦瑶自身的不切实际、程先生的懦弱不敢勇于争取,更有这个时代风云变幻在个体身上所出现的意外变故这一因素。
(四)黄昏畸恋——老克腊
改革开放之后,昔日的“上海小姐”王琦瑶,已经不尽人意地衰老了,成为了新时代里的“旧人”。本该是抱着对昔日辉煌的怀恋而悄然度过余生的王琦瑶,在参加“派推”时遇见了和女儿薇薇同龄的老克腊后,对感情已绝望的她开始了一段畸形的黄昏恋。徐娘半老的王琦瑶仍旧沉浸在四十年代上海中难以走出来,而生活于新时代的老克腊对四十年代的上海同样渴慕着,双方均迷恋着四十年代老上海风情。
老克腊对王琦瑶的爱恋,不如说是通过王琦瑶的身上来完成一次和那段生活的真实对接,“对老克腊而言,王琦瑶是旧时代的标志,因为对旧时代的缅怀,他用一种近乎崇拜的感情看待王琦瑶。”[]他们的相恋,更多的是在彼此身上找寻着自己遥不可及的梦。老克腊身上有着很浓郁的怀旧情怀,但他的怀旧显然和王琦瑶是不同的,王琦瑶怀恋的是四十年前顶着“上海小姐”这道光环的辉煌,而老克腊的怀恋则是生活在新时代中想要触及旧时光的一种虚无的情感,他们的怀恋,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一个是怀恋已经逝去的青春,一个是否定现实的生活。老克腊并不爱王琦瑶,他爱的是和王琦瑶在一起时的那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他以为这个‘没有年纪’的‘前上海小姐’能够真正带领他进入老上海旧时光的核心”[]。可是,怀旧毕竟难以抵挡现实的残酷,老克腊去找王琦瑶吃了闭门羹后,随后在家呆了几天,他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