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雀

创意产业园产生背景及产业链模式附报告目

发布时间:2022/10/24 20:23:52   

创意产业园产生背景及产业链模式(附报告目录)

1、改造及运营创意产业园的起源与发展

创意产业园是城市产业不断转型、新经济不断涌现的产物,伴随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而形成。在改造老旧物业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园产业园运营,是在对原有工业建筑物更新与物业改造后进行的再次有效利用。创意产业园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当时由于环境污染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相伴而生,导致城市环境极为恶劣,使得提升城市功能及改善居住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早期的城市更新与物业改造以解决城市居住环境为主,基本由政府主导、带有福利主义色彩。

相关报告:北京普华有策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年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图片源于网络

随着城市更新和物业改造的责任和权限逐步下放至地方,民营资本部门在城市发展与更新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19世纪70年代,美国内城衰落,中产阶级郊区化日益加剧,城市更新转向以中心区商业复兴为主,通过商业团体的运作振兴衰败的内部城区,并以此与日趋繁荣的郊区相互竞争。这一时期,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作为经济发展的公共政策被正式提出,地方政府通过利用民营资本,提高再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支持、融资借贷、土地整理、物业租赁等服务,对民营资本开发城市更新提供更多的公共资源和支持。此时的城市更新以老旧城区商业化改造为主要方向,由政府及民营资本共同参与。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更新从房地产开发商主导、以振兴经济为目的的商业性开发走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目标的综合治理。公私合作从政府直接提供资助的“赠予型”发展到合资入股以回收投资的“入股型”,公私关系从投资型合作伙伴关系向社会型合作伙伴关系演进。同时,随着城市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国外发达国家同样面临着城市更新中既有建筑再利用难题。出于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经济、保护历史建筑的考虑,国外发达国家也纷纷将再利用定位为建筑开发利用与城市建设的基础方式之-,对老旧工业建筑(群)进行更新和物业改造,重新打造成集商业办公、文化创意、产品发布、资源交流、咨询服务、信息平台、会议展览、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线下沙龙等多功能综合性的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园行业的发展得到大力支持。

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更新推进和创意产业园发展,目前国际上已拥有众多可借鉴的改造运营文化创意园案例,包括英国伦敦金丝雀码头、美国圣安东尼奧珍珠啤酒厂、奥地利维也纳煤气罐城、美国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美国苏荷工业园区、英国伦敦卸煤厂等。

2、中国创意产业园发展背景

目前,我国大量创意产业园是在既有建筑(群)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所建成。由于我国存量较大的老旧工业建筑己渐渐无法满足城市更新与升级的要求,同时国外的成功改造案例也得到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机构和行业企业的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485.html

------分隔线----------------------------